
2025年9月的伦敦,因为一张工资单,英国社会再次陷入争议与分裂。
前NHS全科医生哈里·穆森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的工资单:每周工作三天,4月实发工资高达3603.64英镑(约合人民币3.45万元)。这一数字迅速点燃了舆论场。有人愤怒地说:“我每周工作80小时都没这么多!”也有人辩护:“医生救命的工作,拿高薪理所应当。”
在这场收入争论持续发酵之时,英国医疗系统却迎来了更沉重的打击——9月14日,英格兰的初级医生与会诊医生首次联合罢工,这是半年内的第六次行动,直接把NHS推向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工资单引发的“对立情绪”
穆森医生的工资单在9月20日被广泛转发后,引发了大规模讨论。他随后解释,这份工资单是今年早些时候作为受薪全科医生的收入,而且多数英国全科医生本就是兼职。数据显示,2025/2026年度,全科医生平均年薪在7.6万至11.5万英镑之间,穆森的薪水只能算中等水平。
展开剩余79%但这种解释并未平息公众的不满。很多普通工人表示,他们深夜还在加班,拿到的收入却远不及医生,心理落差巨大。评论区充斥着质疑:“只是开药单,凭什么拿这么多?”也有人抱怨,“预约全科医生要等半个月,这么高工资还不多干点?”
与此同时,支持医生的声音也不弱。“别看工资单,以为三天轻松赚钱,其实相当于40小时满负荷。”有人指出,医生需要十多年高强度学习和训练才能上岗,工作风险与心理压力远非普通岗位可比。另一条高赞评论更直白:“你看到的是工资,却没看到他们半夜急救、处理医患纠纷的辛苦。”
这场争论映射出的是公众对收入公平的焦虑,以及对医生工作内容的认知差距。
罢工潮带来的医疗危机
正当舆论争吵不休,NHS却因罢工陷入瘫痪。9月14日,英格兰初级医生发起为期三天的罢工,这是自2022年底以来的第六次。更关键的是,会诊医生也加入其中,造成NHS 75年历史上首次初高级医生联合罢工。
根源依旧是薪酬。英国医师协会要求35%的加薪,以弥补2008年以来的通胀损失;而政府仅同意8.8%的幅度。时任首相苏纳克坚持认为,大幅加薪会进一步推高通胀。双方僵持不下,行动不断升级,护士群体也酝酿再次抗议。
受害最大的还是患者。NHS数据显示,仅到9月,已有超过100万人次的手术和预约被迫延期,经济损失超过10亿英镑。医院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“圣诞级”服务,仅处理急诊。高温天气下,老年患者的健康风险明显增加。NHS国家医疗总监斯蒂芬·波伊斯甚至直言:“机构和员工都快扛不住了。”
苏纳克原本承诺要“缩短NHS候诊名单”,但七个月罢工下来,积压病例不减反增,直接动摇了他的政治信誉。与此同时,铁路工人、教师等行业也在因生活成本上涨而罢工,英国社会的不安情绪不断累积。
医疗困局背后的深层矛盾
表面看,这是一场围绕薪酬的争执,但背后牵扯的是更复杂的矛盾。对普通人来说,在通胀压力下,医生的高薪容易引发不满与不公感;对医生群体而言,薪资缩水、工作量激增,罢工几乎成了唯一的表达方式。
NHS的深层问题早已存在。人手不足导致许多全科医生只能选择兼职,患者抱怨“约不上医生”,医生则喊“累到不行”,形成恶性循环。政府既要顾及通胀风险,又要回应公众对医疗质量的期待,左右为难。
到了9月中旬,罢工进入关键阶段,急诊室外排起长队,网上依旧在围绕工资单吵得不可开交。有人无奈写道:“无论谁对谁错,最终受苦的还是病人。”
结语
一张工资单点燃的争议,暴露了民众与医生之间的认知鸿沟;持续的罢工潮,则让英国医疗系统濒临崩溃。超过百万预约被推迟,政府承诺成了空话,而患者承受的痛苦最直接。
看似是工资谈判的僵局,实则交织着生活成本的压力、医生职业的倦怠,以及政府财政的掣肘。医生兼职普遍、患者苦等就诊,双方都在承压。
这场困局,早已不是“加不加薪”能解决的。它揭开的是英国医疗制度更深层的裂痕,而这条裂痕,正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依赖NHS的普通人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